因为迷韩剧,喜欢亚仁,所以学多一门外语,不可谓不是一个理由太充分,充满动力的事情。要求不必太高:每天只学一句,一年就学会365句。进度虽慢,心情却是说不出的愉快,更不用说结果是如何的可喜。一直都很赞同某人的观点:学一门语言更多的是为了读那些不可能被翻译成母语的文字,准确地说,是为了体会脱去救生圈后在与水直接接触的自由。
所谓母语应是离开母体后接触的第一语种,全球应有好几个城市或地区的人就会不止一种母语,比如瑞士,还有蒙特利尔(香港译“满地可”)。为什么不说是加拿大呢?加国的官方语言为双语 - 英语和法语,在加国持牌当医师、律师、会计师(旧时三种最吃香的行业)都要过两种语言关。而事实上,出了魁北克省,在加国辽阔的国土上真正通双语的寥寥可数,不到3%人口比例,就算紧邻的安大略省,在繁华的大多伦多市,听不到有说法语的,更不必说西海岸著名的温哥华,街上流行的应是粤语!
学新语言的第1课似乎应是问候与自我介绍(要多老套就多老套),从第二外的英文,到第三外的法语,都遵循了这个规则,条条框框把人憋死,虽然最终融汇贯通,忘了最初不自由的痛苦,但绝对不想重复这样的过程,还是从最想学,最想说的第一句开始:
我爱你
国语:我爱你 (广义可延伸给全人类)
粤语:我钟意你(有可能不是爱,仅表达喜欢而已)
英文:I love you. (This sentence could be for everyone, not only for lovers)
法语:Je vous aime. (pour les gens agés ou supérieurs) / Je t'aime (pour les amoureux)
韩语:
사랑해요. (省略了“我”和“你”,即省略了主语和宾语)
[sa rang hea yo]
사랑합니다. (省略了“我”和“你”,即省略了主语和宾语。比上面的尊敬的语气更强)
[sa rang ham ni da]
난 널 사랑해. (主谓宾都全了,但不是敬语)
[nan nerl sa rang hae]
今天,想学的一句话:유아인 사랑해요.
已经会输入韩语了啊。我也要加油了。
ReplyDelete暂时还在copy/paste阶段...惭愧。
ReplyDelete